
静电引发火灾爆炸
静电产生的方式多种,如接触、摩擦等都有可能会出现静电,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也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,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,静电更容易产生和积聚。静电不仅会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,干扰人的情绪,造成人体不适,更严重的是,静电还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。
2010年5月,陕西省渭南市师范学院校庆现场,因放飞气球时产生的静电导致氢气球爆炸事故,致12人受伤;2014年1月,江苏省扬州市一老人在家中穿衣服时被炸伤,原因为家中液化气管道老化漏气,接触到化纤衣服产生的静电后导致了爆炸的发生;而日前发生的温州市化工市场“12·1”火灾事故原因也已初步查明,为化学品卸料过程中,由于静电引发火灾,火灾共造成2人灼伤,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。
“防放”结合消除静电
那么,该如何对付静电这个小“魔鬼”呢?消防部门提醒,对付静电最关键的是要“内外兼修”,做到“防”和“放”。
对“内”要防止静电上身,例如梳头前将梳子弄湿;穿棉织或丝织内衣,尽量不要穿化纤衣服;勤洗澡、勤换衣服,洗衣服时放入适量柔顺剂;室内拖地、勤洒水或使用加湿器,多给车辆打蜡等。对“外”要将体内的静电进行释放,例如先用钥匙等小金属物件、棉抹布等碰触可引起静电的大门、门把手、水龙头、椅背、床栏等释放静电,再用手触及;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看电视后,及时用肥皂清洗裸露的皮肤,以便将皮肤上的静电“驱除”等等。
对工厂而言,为预防静电火灾,首要任务同样是防止静电产生,例如控制易燃易爆液体的流速,防止因其在管道内流速过快导致静电荷累积,从而引起爆炸燃烧;进入油库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场所的人员,不能穿着化纤织物的衣服,以避免衣服摩擦而产生静电,最好穿戴专用的防静电服装;静电危险性大的场所,如涂料喷涂车间等,在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,在车间内放置加湿器或经常洒水,以增加空气湿度的方法来降低静电的产生等;其次是导除静电,给机器设备安装地线等静电导除装置,在车间内设置人体静电导除球等,从而达到消除静电、保障安全的目的。